首頁 >> 新知 >> Newsletter

Newsletter

搜尋

  • 年度搜尋:
  • 專業領域:
  • 時間區間:
    ~
  • 關鍵字:

行政院通過之「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草案及「洗錢防制法」修正草案:對於「虛擬資產」及「第三方支付」相關服務業者之可能影響



為了強化政府打詐及相關執法規範,行政院於202459日通過「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草案(下稱「詐防條例草案」)及「洗錢防制法」(下稱「洗防法」)修正草案(下稱「洗防法修正草案」),目前已送立法院審議中。
 
上述二草案若正式通過,則提供「虛擬資產」及「第三方支付」服務相關業者之法令遵循成本將因而增加,茲就若干重要規定摘述如下:
 
       一、              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事業或人員(下稱「虛擬資產業者」)
 
(一)   詐防條例草案
 
1.         虛擬資產業者應採取合理措施,防止虛擬資產帳號遭濫用於詐欺犯罪,並應向客戶宣導預防詐欺之資訊。(第7條)
 
2.         虛擬資產業者對虛擬資產帳號,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對疑似涉及詐欺犯罪之異常虛擬資產帳號,應強化確認客戶身分,並得採取對客戶身分持續審查、暫停存入或提領、匯出虛擬資產、暫停全部或部分交易功能、拒絕建立業務關係或提供服務等控管措施;就前述情形,應保存該客戶確認身分程序所得資料及交易紀錄,並得向司法警察機關通報,司法警察機關接獲通報後,應於合理期間通知虛擬資產業者就該異常虛擬資產帳號辦理後續控管或解除控管。(第8條及第9條)
 
3.         為有效阻斷犯罪集團之資金流向,虛擬資產業者應配合司法警察機關建立聯防通報機制;於接獲司法警察機關之通報時,各虛擬資產業者應將通報之虛擬資產進行圈存持續監控。(第10條)
 
4.         為強化對詐欺犯罪被害人之財產保護,規定一定情形下被害人遭詐欺未經提領之虛擬資產得予返還。(第11條)
 
5.         訂定虛擬資產業者違反相關義務規定之罰鍰。(第13條)
 
(二)   洗防法修正草案
 
1.         將「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之事業」等文字修正為「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事業或人員」;另增列虛擬資產業者所從事之交易,必要時,得由法務部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指定其達一定金額者,應使用現金以外之支付工具。(第5條)
 
2.         規定虛擬資產業者應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完成「洗錢防制登記」始得提供相關服務;另增訂境外虛擬資產業者應依公司法辦理公司或分公司設立登記,並完成上述「洗錢防制登記」後,始得於我國境內提供相關服務。違反上述規定者,至多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另外,除處罰行為人外,若法人為行為主體,則對該法人亦科以罰金。(第6條)
 
        二、              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之事業或人員(下稱「第三方支付業者」)
 
(一)   詐防條例草案
 
1.         第三方支付業者對客戶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對疑似涉及詐欺之事件,應強化確認客戶身分,並得採取對客戶身分持續審查、延後撥款、拒絕建立業務關係或提供服務等控管措施;就前述情形,應保存該客戶確認身分程序所得資料及交易紀錄,並得向司法警察機關通報,司法警察機關接獲通報後,應於合理期間通知第三方支付服務業就前述之延後撥款辦理後續控管或解除控管。(第34條及第35條)
 
2.         訂定第三方支付業者違反相關義務規定之罰鍰。(第41條)
 
(二)   洗防法修正草案
 
1.         規定第三方支付業者應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完成「洗錢防制及服務能量登錄」始得提供相關服務,且增訂境外第三方支付業者應依公司法辦理公司或分公司設立登記,並完成上述「洗錢防制及服務能量登錄」後,始得於我國境內提供相關服務。違反上述規定者,至多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另外,除處罰行為人外,若法人為行為主體,則對該法人亦科以罰金。(第6條)
 
2.         就第三方支付業者等非金融事業或人員在洗防法下所適用罰鍰之上限加以提高增訂得按次處罰之規定。(第7條、第8條、第10條、第12條及第13條)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