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知 >> Newsletter

Newsletter

搜尋

  • 年度搜尋:
  • 專業領域:
  • 時間區間:
    ~
  • 關鍵字:

智慧財產局發佈「車輛智慧座艙系統關鍵技術專利趨勢分析研究」報告



汽車是許多人生活中的第三空間,近年來隨著5G、人工智慧、大數據、車用晶片及操作系統等科技逐步發展成熟,消費者已習慣智慧手機、手環等智能產品的使用模式,對於汽車的要求也不再滿足於提供單純的交通代步功能。新一代車輛產業遂逐漸發展出「智慧座艙」的概念。
 
智慧座艙目前並無統一的規格標準,凡是能提供個人化、智能化及沉浸式體驗目的的相關發明,均可歸類成車輛智慧座艙技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2024年1月3日發佈「車輛智慧座艙系統關鍵技術專利趨勢分析研究」報告,期能提供相關業者發展方向,避免將研發資源浪費在已存在的技術,並且有助於找出潛在合作或競爭的對象。
 
該分析報告以使用者視角為中心,將智慧座艙系統相關技術分為四大類別:視覺相關技術、聽覺相關技術、娛樂體驗相關技術及智能互動相關技術。針對每一種技術類別,該分析報告提供了技術簡介、全球專利分析、以及臺灣目前該技術類別的現況分析。
 
          圖1:智慧座艙系統關鍵技術專利申請趨勢圖
 
在視覺相關技術中,該分析報告介紹了智慧座艙中視覺技術的相關HUD技術,從圖像生成單元的四種技術(TFT-LCD、DLP、LCOS、MEMS),與反射與成像設備(自由曲面鏡面、擋風玻璃等)跟軟體演算法來分析其相關專利技術分佈情形,進而得出該技術類別中的軟體演算法專利數量最少,臺灣廠商或可嘗試切入的結論。此外,該分析報告亦指出HUD市場規模龐大,並非只有車載使用,亦可用於航空、智能顯示等。因臺灣產業鏈完善,在政府適當補助推廣下,HUD產品進軍全球市場應可期待。
 
在聽覺相關技術中,該分析報告介紹了智慧座艙中聽覺技術的相關技術,從語音互動系統的5種分類技術(車內應用、車外應用、語音增益、多模互動、其他),與聲學系統的3種分類技術(聲學輸入、聲學輸出、聲學環境)來分析其相關專利技術分布情形。該分析報告指出,基於十大申請人分類技術分布與技術遞延圖的分析結果可知,語音互動的車外應用相關技術專利數量最少,隨著車聯網持續發展,或許是臺灣廠商可以切入的專利技術入口。
 
在娛樂體驗相關技術中,該分析報告將相關專利分類為「後座娛樂」及「沉浸體驗」兩個大項。後座娛樂範疇較早開始發展,且與多種較為成熟的資通訊技術之應用有關,因此其技術門檻相對較低而應用面向較廣,適合作為非傳統車廠的切入點,嘗試進行項目研發。沉浸體驗範疇則包含較多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或混合實境技術之應用。該分析報告指出相關技術雖非新興技術,惟其相關應用仍與國情有關,須配合較為完整前瞻之國家設施計畫藍圖,以利臺灣廠商尋求切入點。
 
在智能互動相關技術中,該分析報告介紹了智慧座艙中智能互動的相關技術,包含有駕駛輔助系統、睡眠疲勞偵測、乘員監測以及改善電動車里程焦慮等。臺灣專利申請主要集中於睡眠疲勞偵測與乘員監測,此類應用可採用模組化而個別設計於車輛核心系統外,適合以單個模組進行研發開發。該分析報告指出,相較於自動駕駛技術需要以大量的實際道路測試資料,生物訊號與生理訊號相對容易獲取,可為適合臺灣廠商進入的方向。
 
該分析報告最後也提醒,專利是公司的無形資產,亦是公司在市場上攻擊或防禦競爭對手的武器之一。未來智慧座艙產業將有更多不同類型公司參與,如新創公司或新興科技的物聯網公司等。有鑑於此,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提供了數種加速審查制度,如「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及「產業協力專利審查面詢」,有意投入研發資源的廠商可以加以利用,以加速公司取得專利權。
 
對於此議題有興趣者,可以從以下網址取得該分析報告,以獲得更詳細的資訊https://topic.tipo.gov.tw/patents-tw/dl-285692-6d520da0878e4b54947964537808b653.html
 

 

回上一頁